信息的液态生存遐想
信息可以按照你选择的方向自行流动吗?这并非只是种假设。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的一位研究员和他的项目组,正试图改变自超文本诞生以来,信息在网络中已多年不变的存在方式。
你想象过这样的场景吗?你在网上读到的每一篇文章中的每一个词,都能直接指向相关这个词汇的所有信息。当你的鼠标停留其上,计算机将会马上为你提供一系列的选项:你可以选择在全文中将这个词标为高亮显示;只阅读包含这个词的段落;在各种字典中查询这个词的定义;甚至是直接用Google搜之。听起来,这完全是一种不同于现在的网络阅读体验—你就像是站在了一个信息出口或者入口前,你的决定将直接影响信息的走向。
这些并非只是假设。Frode Hegland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交互中心(UCLIC)的一位研究员,他领导的“液态信息”研究项目已经在其官方网站(www.liquidinformation.org)上,发布了一个Demo版的演示模型,该演示即能一一实现上述的流程。“这仅仅只是开始,”Hegland在今年1月接受美国《连线》杂志采访时强调,“‘液态信息’项目还有着众多更为宏大的目标。”
当维客遇到超文本
按照Hegland最初的设想,“液态信息”项目的含义并不复杂。他计划把目前盛行于Web之上的基于超文本链接的信息存在形式,向更加具有人机交互性的方向延伸。而要做到这些,第一步就要把每一个词转变成“超词汇”(Hyperword),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点击这个词汇得到更多、更深入、更全面的相关信息。
从另一角度看,Hegland其实是把Web上成熟的超链形式放到了文章中的每个单字和词汇中,而并不像目前流行于各网页中的文章浏览模式那样,只是在文章后面列出相关链接的资源列表。再进一步看,在Hegland的模型中,每一个潜在的超链又指向了多个目标,从而把Web上与单字和词汇相关的背景信息尽可能多的连接成为了一个整体。“液态”由此得名。而信息从一个出口到下一个入口的中间环节,则需要人们自己做出路径的取舍判断。
其实,目前Web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类似的信息交互形式的尝试,比如在一篇网络文章中,人名、公司名或者地名往往会被做成超链,供查阅信息的人直接点击进入与超链主体相关的页面。然而,Hegland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超链并非指向唯一,而是提供了多个选项来决定下一个目标页面,选择的过程恰恰也是信息过滤的过程。
在Hegland定义的Web中,所有的文档都是可以由网页浏览者编辑,并且其中的每个单词都是潜在的链接。Jason Walsh在今年1月发表在《连线》上的文章因此评价道:“Hegland的‘液态信息’项目,倒是有几分像是维基百科(Wikipedia)遇到了超文本。”维基百科是近两年内逐渐兴盛起来的一种技术和文化现象,并以众多维客们可以对同一页面进行自由编辑的开放色彩为最大特点。只不过在“液态信息”中,可以编辑的不是文档本身,而是计算机为文档中每个单词所加入的链接选项。
作为“液态信息”项目众多更为宏大的目标之一,“用户最终将可以按照任何能想象得到的方式来处理信息,比如在‘超词汇’的菜单中添加自己更为钟爱的选项。”Hegland解释道。其实,这一目标也正和专家系统中的机器学习理论一脉相承。在此过程中,维基百科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机器训练的方式,超文本和超链是信息流动的通道,而本质上,这些只不过都是追寻知识的种种手段。
信息黑洞?
在打开“液态信息”项目的官方网站之后,会弹出一段由字符拼成的单词组成的欢迎动画:“当你释放文本时会发生什么?”(What happens when you unleash text?)问题问得充满悬疑。而在其主页面上,Hegland甚至骄傲的写道:“你可以将该项目看作是把Web浏览器转变成为Web阅读器的一种努力。”前面那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已经能在Hegland的话中找到。
发明了鼠标的Doug Engelbart算得上是人机交互领域的大师级人物,而在“液态信息”项目中,他成了Hegland的合作伙伴。“我爱Web,但Web有时候就像是一个低劣的玩具,”Engelbart给予Hegland的工作以高度评价,“如果说Web是一辆火车进站时,你在窗外看到的第一幕场景,那么‘液态信息’项目就将是下一幕。”
“我们觉得在科技、数字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历史发展潮流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均与信息的生成相关,”Hegland说,“现在无疑是一个消费的时代,是该引导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找到真正与之相关的信息的时候了。”
Google的成功正是海量信息时代的一个副产品。尽管截至2月底,Google的搜索范围已经可以覆盖超过80亿个网页,但对于整个Web而言,这显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曾经亲手打造出应用于苹果MAC机中的文件浏览器和搜索器的Bruce Horn对此分析道:“Google近期进入桌面搜索、图书馆藏书检索和Usenet旧贴记录检索领域的种种举动表明,Google已经越来越将Web视为一个以信息为主体的‘网络操作系统’。”
虽然到目前为止,“液态信息”研究项目还只是人机交互领域内的一个新兴研发方向,也没有到商业化的阶段,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商业前景还是非常令人期待,业界很自然地把它与Google 相比较,不过Horn却说,“Hegland的项目不会成为下一个Google,”“它的目标只是试图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一些。”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对Hegland的“液态信息”项目及其实现目标完全认同。他们认为,即便该项目一切进展顺利,当人们可以自由的在文本中控制信息的走向时,就真能保证所选择的信息入口是有价值的而不会掉入信息黑洞中吗?《纽约时报》发表在2月份的文章已经对此提出了质疑:“当你释放文本时将会发生:信息就这样跑得无影无踪,而且有时它再也回不来了。”
来源:互联网周刊
- 1中间件技术的思想、概念和分类
- 2可重构计算为何获芯片业集体追捧
- 3无线网络的安全从WEP到WPA
- 4如何让身份认证管理省时又省钱
- 5中间件新的应用需求
- 6数据“集线器”开始抬头
- 7OA系统的设置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 8小心拨号连接欺骗
- 9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 10为什么要担心无线安全性
- 11通信软件开源之路
- 12微软新开发技术一瞥
- 13网络安全避开新陷阱
- 142006年服务器技术展望
- 15沈阳OA软件的个人办公的优势是什么?
- 16网站项目模型及业务流程分析
- 17实施软件能力成熟度CMM的新思路
- 18灾难恢复:你准备好了吗?
- 19一种实现无线网络安全的混合方式
- 20如何建立和评估数据仓库逻辑模型
- 2110个方法为网络强身健体
- 22如何构筑家庭网络
- 232005年网络十大融合看点
- 24网络安全:企业“终端坏死症”的七个迹象
- 253G和后3G的标准化及发展近况
- 26未来移动操作系统的格局分析
- 27沈阳哪个公司做中小企业的OA办公管理系统?售后服务好的!
- 28小资料:网络能做到的30件事
- 29解决信息系统的“亚健康”问题
- 30信息化技术趋势分析:信息服务走向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