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天津OA信息化战略集中的六个领域
【IT168 编者按】所有管理的目的都在于创造效益,通过知识管理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是知识管理的唯一目的。而效益的来源在于领先对手一步。在这个年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领先只能依靠不断的创新。但各个层面的创新并非空中楼阁,只能建立在对企业各层次员工对知识资产的掌握与了解的基础上,因此知识管理对企业的创新与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企业拥有持久竞争力的基础。
从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实践来看,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主要集中在下述6个领域:
1.知识管理是商业战略的核心
适用于以销售知识为主的企业,如咨询、软件、金融投资等。对这类企业来说,知识资本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基础,因此,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对企业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这类企业中,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知识的流动和共享,提高企业的知识生产率,降低知识生产和再利用的成本,缩短知识产出的时间。(相关文章:知识管理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2.知识成为核心资产
充分发挥企业拥有的专利、许可证、品牌、商标、研发机制、客户关系、企业经销网络等专有知识的潜在价值和优势,使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最大化。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持续投资、组合、保护和更新,使其成为企业利润的增长点,并借此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的知识优势成为支撑产品优势和资本优势的基础力量。(相关文章:知识管理:打造商业领袖的知识优势)
3.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和共享知识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在生产、制造以及销售活动中都面临着知识的再利用问题。它既包括对以前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再利用,也包括一些成功经验的再利用。企业要想在短期和长期的运作中取得成功,取决于它是否能快速地获得所需知识。因此,企业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系统地积累、组织、存储和重组企业的知识,强化企业记忆,建立共享和开发知识的激励机制。例如,美国Chevron公司通过共享最佳实践经验,使海外建点速度提高了一倍;休斯公司在经费削减、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通过知识管理将隐性知识变成技术文件,帮助工程设计人员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从而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相关文章:如何创造和捕捉企业中的“隐性知识”)
4.整合和转移知识资源
企业为了打破知识孤岛、知识囤积和知识流失的状况,利用网络和群件技术,将企业运作的所有环节连在一起,打破原有的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的交流壁垒,使整个企业实现快速的实时通信和沟通。(相关文章:知识管理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5.以客户为中心的知识管理
对信息密集型企业来说(如销售业、服务业、金融证券业等),客户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当企业面临下述情况时就应该采用这一战略:订单迅速增加、销售人员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或企业要在与以往相似的市场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的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的忠诚度或者通过利用以往的经验达到降低销售成本、拓展市场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相关文章:现代企业信息化呼唤知识管理)
6.以知识创新为中心
为了提高研发能力,企业除了要建立良好的知识跟踪和分析系统外,还要有一种“激励创新,包容失败”的企业文化,给创新人员提供宽松的创造空间。同时,企业还要形成以项目或目标为核心的创新团队运作机制,使企业专有知识的创造过程有众人参与,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培养人才,传播创新火种,又可以避免由于少数人垄断专有知识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 1呼叫中心的天津OA信息化有效实施
- 2协同办公管理系统的多节点定义是怎样的?
- 3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XPOA)的设计思考
- 4知识型企业的特征
- 5天津OA信息化文章合集
- 6天津OA信息化为什么?
- 7天津OA信息化——衰退期成长的动力
- 8天津OA信息化的10项原则
- 9如何创造知识分享的组织文化
- 10协同OA软件,一个致力于软件开发的品牌
- 11用HR的职能进行天津OA信息化
- 12协同管理软件的音视频功能有什么特点呢?
- 13获奖论文(二等奖):“创建学习型工会组织 造就高素质职工队伍”
- 14平衡记分卡法和天津OA信息化的关系
- 15呼叫中心天津OA信息化的服务发展五个阶段
- 16竞争情报与天津OA信息化关系辨析
- 17政府机关建置天津OA信息化系统须突破之困境
- 18泛普OA办公系统之财务管理精髓
- 19管理之道不在管人 而在管理知识
- 20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
- 21企业天津OA信息化的实施
- 22推行知识共享
- 23BI、KM,哪一片云彩会下雨?
- 24泛普OA软件信息门户ThinkOne-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解决方案
- 25“以人为本”的信息管理(下)
- 26知识经济以人为本
- 27企业必须实施天津OA信息化吗
- 28在公司内部建立知识卖场
- 29Sveiby发表的文章与论文
- 30为什么要通过天津OA信息化保护企业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