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OA信息化的十项原则
知识管理的十项原则
Tom Davenport
(一)知识管理的代价高昂
知识是一种资产,但其有效管理需要投入其他资产。许多特定的知识管理活动需要投入金钱或劳动力,这些活动包括:知识获得,即创建文件并把文件输入电脑系统;通过编选、组合和整理,给知识增添价值;开发知识分类方法,并标示对知识的新贡献的特点;发展信息技术基础,实行知识分配;就知识的创造、分享和利用对雇员进行教育。虽然很少有公司计算知识管理的成本,但仍有一些定量估计。巴克曼实验公司的巴克曼(R.Buckman)估计,他的公司将其收入的7%用于知识管理。
(二)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员和技术和结合
《商业周刊》在最近一篇有关人工智能的文章的标题中宣布,"能思考的电脑几乎已出现……能象人类一样进行推理的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已近在咫尺。"对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来说,阅读1995年的这条大标题可能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体会,自50年代以来,他们就听说了基于机器的知识。但事实是,希望有效地管理知识的公司今天需要大量人力。
(三)知识管理的高度政治性
"知识即权力"并非秘密,因此,不应使任何人感到惊讶的是,知识管理是项高度政治性的任务。既然知识与权力、金钱和成功有关,那么,知识也与游说、阴谋和密室交易有关。如果围绕知识管理的倡议没有政治活动,这清楚地表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正在发生。
(四)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管理者
诸如劳动力的资金等关键的企业资源具有专用于知识管理的实际的组织职能。在公司内的某个群体对知识管理工作负起明确的责任之前,知识不可能行到良好管理。在这种群体可能发行的任务中,有收集知识并为知识分类,建立面向知识的技术基础,并监督知识和利用。知识管理职能可能在组织内部引起怨恨和忧虑,如果该组织致力于收集和控制所有知识。这种组织的目标应该只是帮助其他人对知识的创造、分配和利用。而且,知识管理者自身不应该通过其言语或行动暗示,他们比其他任何人更"有知识"。事实上,惠普公司的一个知识管人员认为,这种角色最重要的资格是"无私"。
(五)知识管理受益于实事求是而不是生搬硬套,受益于市场而不是等级体系
如果知识管理为知识创造一种将支配知识的收集和分类的等级体系模式或结构,这是诱惑人的。但是,大数境况较好的组织听任知识市场运作,只是提供和反映其客户看来需要的知识。听任市场运作意味着知识管理者尝试使知识变得尽可能地吸引人和可理解,接着观察需要使用哪些具体条件,才能获得哪些知识。例如,明尼阿波得斯的特乐特克公司管理着一个由外部专家组成的知识网络,在该公司,需要专家指点的客户不太可能始终使用与专家们在描述其工作时借用的同样的术语。
(六)分享和利用知识往往是不自然的行为
如果我的知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为什么我应该与人分享?如果我的职位创造知识,为什么我应该利用你的而不是我的知识,从而将我的职位置于风险之中?如果知识得不到分享或利用,我们有时会感到惊讶,但我们可能较为自在,因为知识管理者认为,隐藏我们的知识并疑惑地看待来自他人的知识,这是天生的倾向。使我们的知识进入某个系统以及从他人那儿寻找知识不仅是凶险的,而且也是艰难的,努力一一因此,为了承担这种工作,我们必须具有高涨的积极性。
(七)知识管理意味着改进知识利用过程
处理和改进一般的知识管理过程是重要的,但短短在为数不多的特定知识动作过程中得以产生并得到的利用和分享的。这些特定过程因公司和行业的不同而不同,但它们包括市场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甚至诸如定价等与交易更有关的过程。如果在知识管理中能出现实际的改进,这种改进必定出现在这些关键的经营过程中。
(八)知识使用刚刚开始
如果知识作用已很充分,那么,美国的图书馆外面将排起长队。作用是重要的,但成功的知识管理还需要关注和参与。有人说,关注是信息时代的通货。为了使知识消费者关心知识,他们必须成为不仅是消极的接受者。通过向他人总结和报告知识,通过基于知识使用的角色扮演和游戏,以及通过与知识提供者保持密切的相互关系而获得知识,能够实现更主动的关注知识。
(九)知识管理永无穷尽
OA信息化者可能觉得,只要他们能够有控制地获得其组织的知识,他们的工作就完成了。然而,知识管理的任务是永无穷尽的。与人力资源管理或金融管理一样,永远不可能有知识得到充分管理的时候。知识管理永无穷尽的一个原因是,所需知识的类型始终在发生变化。新的技术、管理方式、规则问题和消费者关心的事层出不穷。公司不断改变其策略、组织结构、以及产品和服务的重点。新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知识有新的需要。
(十)知识管理需要知识契约
尚不清楚的是,在大多数组织中,是谁目前拥有或曾经拥有雇员的知识的使用权。雇员的知识是否能被拥有或租用?雇员头脑中的所有知识是否都是雇主的财产?文件柜或者电脑驱动器中的知识又如何?当顾问们提供咨询时,他们的知识属于谁?外请的雇员情况又如何?具有处理这些问题的政策的公司寥寥无几。
----摘自www.cio.com
- 1创意型公司怎样引入天津OA信息化
- 2携手天津OA信息化,打造新型政府
- 3天津OA信息化职业前景
- 4BLOG——一种新型简便的天津OA信息化工具(李晓辉)
- 5天津OA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
- 6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管理经典)
- 7第三代天津OA信息化颠覆传统价值链
- 8天津OA信息化:21世纪企业管理新模式
- 9在营销中建立天津OA信息化的机制提高营销绩效
- 10数字时代的主题与变奏——天津OA信息化
- 11深蓝助力建设知识型政府应急呼叫中心
- 12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XPOA)的设计思考
- 13[原创] 用Ontology组织企业的信息和知识(AMT研究院 宋亮)
- 14推进移动信息化发展
- 15企业天津OA信息化评价的意义
- 16社会网络的隐藏力量
- 17利用技术推进天津OA信息化研讨会
- 18分享知识的精华
- 19达文波特:高绩效企业的遗传密码(李波)
- 20获奖论文(二等奖)管理思想集大成之工具——试论中国管理与学习型组织不期而遇的必然性
- 21天津OA信息化融入业务重组
- 22天津OA信息化的非IT要素
- 23天津OA信息化之认知一致性框架(AMT研究院 赵静 编译)
- 24 个人“能”源
- 25知识密集型企业如何实施天津OA信息化
- 26企业天津OA信息化的目的和原则
- 27Sveiby发表的文章与论文
- 28以天津OA信息化的视角进行学习
- 29天津OA信息化的起点
- 30收益最优的天津OA信息化模式
成都公司: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南路160号1层9号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红旗河沟华创商务大厦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