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节能增效一个也不能少
从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说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一约束性指标的提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中国制造业节能减排面临的严峻形势
然而,十一五前两年即将成为过去,节能减排工作究竟做的如何了呢?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这与年初制定的降低4%的目标相去甚远。从主要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看,石油石化上升最快达到8.7%,,其次是煤炭上升5.5%,纺织下降最多,达到5.5%,其次是化工和建材。2006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689.6万吨,同比增长3.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74.6万吨,同比增长4.2%。
统计公报中的这些数据提示我们中国制造业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尽管政府部门三令五申,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根深蒂固,要实现其转变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卓有成效的、有力的措施支持。
从制造业信息化的角度来说,长期以来,我们过多的强调“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强调“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而没有或很少从长远考虑,从整个国家、可持续成长的高度分析,使得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偏重“一条腿走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问题仍然很多。只有坚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两条腿走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是一对矛盾,但现实当中已有不少的案例表明,两者可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些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以提高企业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真正让发展成为可持续的。
可以说,充分重视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并将节能减排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将其思想与意识深刻融入制造业企业、系统集成商、软硬件供应商、地方信息化主管部门等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这样的时候早就到了!
制造业信息化的新目标——节能减排
可喜的是,在十七大报告中,我们看到如下的描述: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信息化被提到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现实当中,我们看到的信息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是第三层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第二层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发展水平是第一层次。“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信息化被提高第一层次。
另外,在2007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处长王勇处长认为,信息化是带动制造业企业各项工作升级创新的突破口,从制造业工作的改革过程来看,它实际上是贯穿于全过程全方位的变革,在降低能源、提高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和节能减排这两个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由此可见,提高竞争力和节能减排两个方面不能偏废,对企业来说,两个方面都要做好。
信息化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大有作为
制造业信息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据介绍,我国制造业的万元产值用水量大约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7%,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高出10倍。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却仅为3.8万元/人年,是美国和日本的4%、德国的5.5%。信息化在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方面大有作为。
企业究竟应该如何来做呢?我们认为,着眼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与节能减排两个目标,具体来说,企业可从如下三个层面着手。
技术层面:这里主要从数据处理、传输、使用三方面来加以简述。企业要努力保证系统数据的全局一致性,实现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做好各系统之间的连接,保证企业业务与管理数据运转、传输流畅高效。合理利用企业宝贵的信息化数据,可以考虑引入BI系统,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辅助进行决策支持。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管理层面:加强企业IT规划,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未来各系统的彼此孤立、难以集成等问题,使企业信息系统具备“天然免疫力”。做好海量数据的管理和控制,一切以系统生成的数据为准,严格控制在生产车间对有关BOM数据进行修改,在必须修改时,应采取措施,将修改“迁移到”设计阶段。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企业的做法很多,其根本目的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行业层面:行业层面我们主要探讨典型行业企业节能的方法。专家认为,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有三条途径:
(1)结构性节能:通过调整电力产业结构,提高水电、核电比例,降低火电比重,从而相应减少煤炭消耗,总体上实现节能。
(2)技术进步节能:通过采用新技术,改善工艺流程,提高电力生产过程的转换效率,从而实现节能。
(3)管理节能: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实现节能增效。这无疑为电力行业等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指出了一条方向。
化学化工行业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一直没能彻底解决,柳州化学工业集团的做法或许值得参考。该企业通过实施分散控制系统DCS、ECD安全防护等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中从原料的投入到产品产出的全面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确保了生产过程稳定、减少开停车数次,有效实现节能减排。
总之,在制造业信息化进程中,必须兼顾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水平与节能减排两个方面,在过去过多关注企业竞争力与经济效益的背景下,企业应将节能减排工作提高到应有位置。企业可以采取信息化手段有效实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节能减排的双重目标,最终达到企业可持续成长。(IT168)
- 1分析电力行业信息化的困难与对策
- 2首博祁庆国:数字化让博物馆走向公众
- 3服装企业的信息管理及主要对象
- 4商业智能软件在汽车销售中的应用
- 5电力行业信息化标准空白导致管理系统滞后
- 6电子商务应用于奥运物流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 7钢铁企业的信息化是怎样炼成的?
- 8RFID体现服务价值 为企业生产运输谋福利
- 9制造业信息化异构数据迁移问题凸现
- 10商务智能在物流企业管理和应用中的探讨
- 11制造企业如何应对生产计划变化
- 12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战略研究
- 13计世独家:邮政储蓄“补课”财务大集中
- 14适应BPR的制造执行系统应用于航空企业中
- 15ERP成为医疗保险业信息化成败取决三大关键
- 16食品企业ERP实施三大特性易成实施泥潭
- 17浅析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流程与ERP的需求
- 18中国制造业遭遇信任危机 PLM将成救世主
- 19从生产方式比较 汽车制造与软件开发
- 20物流信息化建设要选对路径
- 21中国制造业困扰 重压之下应该如何突围
- 22保险信息化进入新阶段
- 23移动气象台现场跟进服务奥运
- 24制药行业信息化六大不足
- 25客服SOA案例:关键是建立共享业务模块
- 26独家:轧钢自动化 让数据说话
- 27揭开“科技奥运”的面纱
- 28重视资源开发 使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
- 29风电新能源:信息技术让“大风车”转起来
- 30强化信息化管理 把“制造”变为“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