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信息化管理 把“制造”变为“创造”
“中国制造”的困境
(一) 前言
制造业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钢铁、水泥、化纤、化肥、电视机等白色家电、钟表、微电机、拖拉机、自行车、摩托车、集装箱、金属切削机床、电动工具、集成电路、电话机、手机、微型计算机等制成品的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创造的产值已经占GDP总值的40%以上,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短短十几年间,“中国制造”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观点已经被多数人认同。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还不是“制造强国”,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制造业还有很大差距,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粗放型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制而不创”的现状令人忧虑。
目前,“中国制造”遭遇到严重压力和困境,广东和浙江一些制造企业的生存受到威胁,这是“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阵痛”,这种“阵痛”,发达国家也经历过。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如何尽早结束“阵痛”?如何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如何加快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如何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特别是如何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其答案就是强化信息化管理、以提高制造业“三效”(效率、效益、效果)、“三力”(创造力、生产力、竞争力)、“三降”(降低成本、能耗、物耗)、优化环境,进而克服“中国制造”面临的困境,解决“中国创造”面临的难点,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
(二)“中国制造”的困境
“中国制造”的主要困境是:
1、“规模”困境:总体规模小,缺乏竞争力,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迄今还没有一家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规模小,就没有规模效应和规模效益,就必然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同美国、日本和德国制造的市场竞争中,已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今年以来,沿海有一些中国制造业正面临转行、倒闭的威胁。
2、“依赖”困境:企业粗放、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依赖进口、受制于人。据统计,目前我国优质、低耗的先进工艺普及率不足10%,数控机床、精密设备不足5%;而且90%以上高档数控机床、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80%的石化设备、70%的轿车工业装备等重要领域,都依赖进口,处处受制于人(见【中工国际战略网】)。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3、“素质”困境:高素质人力资源不足,管理水平低下,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廉价劳动力主要来源是农民工,劳动密集型产业多,中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国,其最大特点,就是素质低;素质低,就难以提高劳动效率、难以保证质量、难以提高竞争力,最终导致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加之管理水平低,就难以降低成本,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水平生产能力的竞争中,就有倒闭的危险。
4、“技术”困境: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中国制造” 实质是外国产品的粗加工厂,外国设计、外国销售,中国只是提供廉价劳动力的生产加工的工场,是被剥削的对象。有人算过一笔账: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儿童玩具,商场的零售标价是100美元。其设计商和经销商都是美国公司,生产商是中国企业。玩具设计定型后,美国公司将订单下达给一家香港贸易公司,每件价格 50美元;香港贸易公司转手将订单交给中国一家外贸公司,每件价格22美元;外贸公司再向广东和江苏的两家工厂订货,每件价格15美元,包括人工和原材料,工厂的生产成本是12美元;美国公司拿到玩具后,以每件82美元的价格卖给商场。粗略计算结果,中国生产企业的毛利润是每件3美元,中国外贸公司的毛利润是7美元,香港贸易公司的毛利28美元,美国公司的毛利32美元,商场的毛利是18美元。在这“设计-生产-销售”链条中,中国内地的生产商和外贸公司总共才获得了10美元,只有商品零售价的10%,而其余的90%都被海外商人拿走了。不仅如此,近年来,不少中国厂商为能保住美国市场,大都采取“先货后款”方式。有的美国零售商和中间商在交货半年后才付款,甚至在货售出之后才付钱,等于是把库存成本转嫁给了生产者。这是多么的不公平。
5、“成本”困境:资源管理不善,成本攀升,中国制造面遇“成本”的瓶颈和困境,其原因主要是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合理,导致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增加。一是资源成本,包括人力资源、能源、材料、信息资源、技术知识资源、市场资源等,人浮于事浪费人力资源,能耗高浪费能源,物耗高浪费物资原材料,使中国制造面临巨大困境,;二是管理成本,为了扩张市场销量,销售战线拉长,管理效率差,导致生产、销售、管理成本的提高。规模增大、人数增加,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如招募、考勤、培训、薪资、绩效等管理增加麻烦,陷入打卡、考勤、算工资等琐碎事务中去,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增加管理成本。同时,销售扩张,导致生产、采购、物流等供应链管理成本也难以控制,整个供应链过程中销售成本提高、库存增加、运营费用增加、物流支出成本过高、资金周转不灵等不利现象。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01年,中国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高达19000亿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20%左右。如何降低经营成本和人工成本(约占20%-40%)?如何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约占成本的60-80%)是企业面临的急待解决的两大难题。传统观念中,为了保证正常生产,企业不惜以高库存为代价,造成积压,最终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的不良后果。
6、“质量”困境:产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原因。中国制造业效率低,素质低,装备差,缺乏创新,严重制约了质量的提升,而质量不高,附加值就少,又很难增加利润,也就更没有钱投入研发去提升质量。不少中国企业就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
7、“标准”困境:国外来料加工产品,不少是非标任务,任务变化,则生产模具报废,造成浪费,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通用标准非常重要,而在制定国际通用标准中,由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中国的“话语权”就十分有限。因此,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是当务之急。
8、“环保”困境:由于发达国家把污染环境、影响环境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刺激了中国制造业,初期对中国制造业起了推动作用,但也付出了代价,要使国家持续发展,应把环保放在第一位,当我国重视环保时,一些企业遇到难题,有的还被迫关闭。
9、“管理”困境: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方法落后,管理思想教条,管理决策主观,管理措施无力,导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市场、价格和产品竞争力。欲解决管理困境,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强化信息化管理、重视“人本管理”。
“中国创造”的难点
(三)“中国创造”的难点
1、 “认识”难点:
“认识”是影响“中国创造”的第一大难点。首先,没有认识到“中国创造”在“入世”和“经济全球化”中的战略价值。大家知道,没有“创造”,就没有“发明 ”、就没有受法律保护的“专利”、就没有“知识产权”、就没有自主权,就只能当打工仔,就只能受制于人、就只能分享十分可怜的“10%的毛利润”;其二,没有认识到“中国创造”在“入世”和“经济全球化”中的战略机遇,有创造、发明、专利、知识产权、自主权,就能有在世界各地发展产业、保护产品、降低风险、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机遇,就能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就可获得40%以上的利润;其三,没有认识到“中国创造”在“入世”和“经济全球化” 中的战略挑战,国外有知识产权,就可以控制有关产业,例如,“2003年,中国根据《入世协定书》中有关关税减让的承诺,取消了进口相机每年1400万美元的配额限制,这一变化几乎使国内数码相机产业界窒息。”(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照相器材行业部副主任曲金魁)。据上海海关统计,2003年1月至5月数码相机进口量增长了53倍;到了2004年上半年,中国市场上数码相机销量达到127.29万台,同比增长235.7%。然而,其中,国产品牌销量却不到1万台。“中国的数码相机产业很有可能步复印机的后尘,成为一个消费市场红火,工业生产上却没有一家本土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成为国外数码相机的倾销市场,没有知识产权、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竞争力,把价值潜力巨大的相机市场拱手让给外国商人,可悲可叹;其四,没有认识到“中国创造”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民族兴旺、世界和谐、人类和平的重大问题,关系到中国崛起、文化复兴的重大问题。因此,提高对“中国创造”的认识,是解决“难点”的首要任务。
- 1计世独家:深圳发展银行加速银企互动
- 2独家:现实中的擎天柱 运输卡车上的IT系统
- 3信息手段支持奥运安全保障工作
- 4地理信息系统 零售业创新助推器
- 5谁来保障网上银行业务的安全问题?
- 6加强内部管理 小家电行业ERP之路如何走
- 7计世独家:三大平台集成煤矿自动化系统
- 8“信息化运营” 搭建自主价值网络
- 9中国矿业信息化标杆工程启航
- 10中国制造业:通胀施压 降耗作答
- 11OA软件连续十年客户满意度始终保持第一
- 12北京奥运会如何做好信息安全工作
- 13RFID体现服务价值 为企业生产运输谋福利
- 14PLM在物流企业中的实施策略及问题分析
- 15“一个流”生产的八点注意事项
- 16中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 17新型工业化道路需整合行业管理体制
- 18计世独家:百年故宫的“数字生机”
- 19历数奥运直播技术 北京将达何高度
- 20天津富力城地产实施XX软件OA
- 21西青教育局使用XX软件办公OA系统
- 22适应BPR的制造执行系统应用于航空企业中
- 23教育信息化 教师必须及时掌握信息技术
- 24产品数据管理在焊接设备制造企业的应用
- 25炼化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数据源建设
- 26信息技术在保险业未来发展中的运用和展望
- 27信息化项目投入产出的冰山效应
- 28中国医院是否需要管理咨询?
- 29制药企业生产车间自动化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30计世独家:保险电子商务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