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市场监管力度将加大
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发出《三部委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下简称《通告》),酝酿已久的电信重组终于打响了第一枪。
这份《通告》阐述了电信重组的必要性、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并详尽地提出了重组的配套措施和组织实施要求,相当于新一轮电信重组的纲领。
在《通告》提出的三项配套措施中,“自主创新”和“非对称管制”尤其重要,它们对重组后3G制式的选择和重组后的市场格局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重组后非对称管制
在《通告》中,三部委明确表示,“针对重组后新的市场架构,将在一定时期内采取必要的非对称管制措施,促使行业格局向均衡发展……”,“鼓励移动通信运营商相互开放网间漫游业务,漫游结算等价格由政府制定”,以及“逐步扩大企业的自主定价权”。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非对称管制”这一概念,到底什么是“非对称管制”?
据电信专家项立刚解释,非对称管制,是行业主管部门为调整不对称竞争,扶持弱小经营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而采取的一种过渡性管制手段。在电信业中,通常包括分拆市场支配者、限制其业务范围、规定其市场主导业务与其他业务分立经营或账务独立、强制其与其他企业网络无条件或有条件互联互通、严格控制其资费水平和形式等。
监管部门可能会出台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呢?
市场份额管制或成重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信专家指出,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市场份额进行直接管制,加上对滥用市场权力行为的重点监管。
目前中国移动无论用户数量、业务收入还是净利润,在四大电信运营商中都遥遥领先,在移动通信市场份额方面已超过了50%。有业内专家预测,为了使重组后国内电信市场“相对均衡”,监管部门可能会借鉴国际经验,启动市场份额管制措施。
据信产部科技委委员李进良教授介绍,通信行业存在一条“网络价值定律”,即网络的价值与用户数差距的平方成正比,网络越大,用户越愿意加入,从而形成大网的吸纳效应。从某种程度上讲,电信竞争就是网络规模的竞争,只有势均力敌的运营商之间开展竞争,才能保证竞争的有效性。如在英国移动通信市场,四家移动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25%,差距不大。最近,美国通过并购整合也形成了四家全国性移动运营商,前三家市场份额分别为22.5%~26%。
按照目前国内移动通信的市场份额计算,新移动、新联通和新电信的用户数量分别为3.92亿、1.25亿和0.43亿,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70%、22.3%和7.7%。
对于市场管制份额的具体方式,《通告》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资深电信专家廖晓滨认为,中国移动在电信重组完两年后可能会处于比较艰苦的阶段,新的资费政策、新的竞争格局都会对中移动产生冲击,5年过后,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占有量应在总量的50%以下。
不过,廖晓滨同时认为,中国移动的优势并不会被行政方式削弱,“着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电信企业”仍是电信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携号转网有望实现
业内专家预测,除了市场份额管制以外,电信重组后最有可能出台的另一个措施是携号转网。
顾名思义,“携号转网”是消费者在更换运营商时,可以一直保留使用的电话号码。从本质上,号码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运营商无权占有,也不能对用户的自由选择进行阻挠。
专家分析,号码携带业务一旦开通,阻挡老用户选择运营商的最后一道门槛将撤除,用户的选择将更加灵活。
如果运营商不能不断地推出有效服务和减低资费负担,用户就有可能通过携号转网来向运营商施加压力。这无疑将进一步搅动电信市场的竞争。尤其是在逐渐饱和的市场,运营商对客户的争夺更多来源于存量用户,而非新用户。从日本实施携号转网的效果来看,主导移动运营商NTTDoCoMo今年1月份用户净增长只达到7000人,而流失的用户数约为10万人。同期,其竞争对手KDDI和软银公司1月份净增用户分别为20.8万人和16.4万人。
据了解,目前全球已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号码携带业务,其中有一半在固话市场和手机市场同时推行号码携带。
我国信息产业部在2006年10月发出《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携号转套餐)的通知,两年来仅有部分区域运营商执行,此后便无疾而终。
电信市场监管力度将加大
“通信行业管理部门将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业监管政策对变相阻碍、破坏互联互通、网间漫游的,给予企业经济处罚,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分析人士认为,《通告》对“互联互通”、“网间漫游”等关键问题指向明确、措辞严厉,在此类公开文件中属少见,可以看出,除了非对称管制以外,决策层还下决心加大对常规电信监管的力度。
此外,《通告》还强调,“鼓励移动通信运营商相互开放网间漫游业务,漫游结算等价格由政府制定。逐步扩大企业的自主定价权”。“开放网间漫游”是指,甲运营商的用户到没有甲运营商没有信号而乙运营商有的区域,乙运营商允许用户接入自己的网络并提供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称,这将意味着网络的覆盖对于弱势运营商来说,不一定是头等大事。而服务、资费将成为首选。
- 1制造业信息化:节能增效一个也不能少
- 2让绿色制造促进可持续发展
- 3奥运信息系统合作商:做好奥运的战斗准备
- 4金融企业网站CDN应用浅谈:安全与健康
- 5朱鹏举: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要找准着力点
- 6中国医院是否需要管理咨询?
- 7纸箱行业ERP选型 重在关注行业特性
- 8信息化带动纺织企业实施精细化织造管理
- 9保险信息化进入新阶段
- 10整合石油行业信息化 提升国际竞争力
- 11天津广电网络公司OA手机办公系统于7月正式启用
- 12SOA:解决税务行业信息资源整合的通道
- 13如何强化高校网络安全运营?
- 14地震信息化反思:减震救灾 IT当关
- 15信息化为汽车营销指明新方向
- 16产品数据管理在焊接设备制造企业的应用
- 17PDM在重型机械行业的实施经验及思考
- 18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OA协同办公应用系统项目征求意见函
- 19独家:金猴集团打磨“合脚”的ERP
- 20伴随3G的大规模建设和FTTH的逐步启动
- 21服装企业的信息管理及主要对象
- 22汽车零部件行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23搭载“数字化造船”的快车
- 24弥补内部管理不足 小家电行业的ERP之路
- 25银行SOA案例:解决重复开发的问题
- 26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发展趋势
- 27基于虚拟制造技术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 28对于日资制造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探索
- 29对于制造行业供应链的一点思考
- 30离散型制造企业:平台解决集成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