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管理培训,你是否也迷茫?
手里握着足有两寸厚的培训机构名片,丁辉最近的眉头却越锁越紧。在过去的一周内,他给名片中的不少机构打过电话,询问关于团队协作管理的培训课程。可是,随着他拨出去的电话不断增多,他反而愈加迷茫,不知道该选谁家……
丁辉没想到,他会在这件事上犯难。要在他原来的企业,这事哪会办了一周还没有着落。
他原来所在的那家世界500强公司,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每年在哪个层级该培训什么内容,于年初就制定好了。他们的外训机构,被锁定在那几大知名管理学院和培训公司范围内。由于长期合作,他们对哪家擅长什么培训一清二楚,因此选择起来轻车熟路。
然而,他现在的这家公司,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他熟悉的那些培训机构,在这家公司的圈子里,算高大上的概念,只能用来仰止。
“我们非常希望提升管理能力。但是我们底子薄,希望能凭借你丰富的培训经验帮我们用最低成本实现最好的能力提升。”老板聘用他时所说的这句话,让此刻的丁辉有了更深的体会,压力随之陡升。
丁辉的困惑,对很多关注培训的主管来说一定不会陌生。管理培训市场,看上去资源丰富,可选择空间颇大,然而,要在其中选择到合适的机构,却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庞杂的市场
管理培训机构多得超出了你的想象。最近,我们本来打算分门别类梳理一下管理培训课程,可是忙乎几天后,发现这事很难操作,不要说培训机构大大小小数不胜数,就是每一家的课程也让人眼花缭乱。比如一家针对外贸企业的培训机构,提供了40多种课程,诸如《出口营销实战训练-销售版》、《出口营销实战进阶训练》、《出口营销及有效获取、留住订单技巧训练高级研修班》等等,即使仔细阅读每种课的内容说明,你也未必能分清其中的差别,更不要说精准选择了。因为选择范围的庞杂,不少企业干脆人为缩小范围,根据行业里流传的口碑,确定几家待选机构,然后培训主管再去逐一考察,最后敲定。对于这种在限定范围内选择的方式,一些企业表示OK,但也有企业表示无奈,比如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的一位主管就说,“我们能看到的就那么几家培训机构,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去发现更多的选择时,对方回答,“那要耗费很多时间。而且,也不一定能试出更好的来。我们有过这方面的教训。”
培训价格的迷雾
培训市场有一个流传很甚的说法,“价格高的培训公司讲课质量未必比价格低的公司高出多少,但是,价格低的培训公司,培训效果肯定不如价格高的公司。”似乎在与这样的说法相呼应,很多培训组织都在想方设法提高价格。比如国内几大商学院,都在竞相抬价。一位知名大学商学院老师透露,“价格越高,来报名的企业高管越多。国内几大商学院中,谁的价格最高,能吸引到的人也最多”。因此,这位老师预计,培训的价格还会再大幅度涨。作为选择者,一位国企培训经理说,给领导选择最贵的培训,是最稳妥的方式,因为贵意味着质量高,不敢拿领导的时间和精力去试那些质量拿不准的培训。而且,因为不断涨价,所以要趁早下手去选择,否则后面会越来越贵。
这么贵的培训是否一定能有更好的效果呢?一位汽车企业高管说,效果自己说了算。这位高管先后上过两个知名学校的EMBA,在他看来,内容都差不多,只是结交的同学不同。
对于讲究成本的企业,可能最多高层有机会去参加这类比较大的培训,一般的中层,如果要选择外训,大都选择次一级的培训组织。而这类组织,也在提价,依靠明星讲师。据一位行业人士说,明星讲师一般都不隶属于任何一家培训机构。一家培训机构要想提高价格,大都临时聘用他们去撑门面。明星讲师之所以成为明星,在于他们或有大公司经理人的实战背景,或者他们曾经在国际一流培训公司待过,有一套妙语连珠的演讲技巧,能让人在接受培训时心潮澎湃。但是,这位行业人士说,这类培训讲师大都拥有固定一套内容,与学员实际需要不一定能很好匹配。
培训效果的衡量难
培训机构上完一个老师的课,就会给学员发一份调查报告,问你对培训结果是否满意,对老师是否满意。看着老师汗水淋淋的脸颊,坐在下面的学员,谁忍心给个否定的评价呢?笔者有过亲身经历,尽管对老师所说的很多内容不以为然,但看着老师那辛苦、疲惫的样子,想想老师以后还要在这个行业继续生存,也就在问卷上给出了满意的回复。
实际上,姑且不论这种打分本身是否夹杂情感因素,就是这种马上问效果的方式,也不合逻辑。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工作中的管理技能,是需要拿到工作中去验证的。不少参加过培训的管理者都有这样的感觉,培训所说的内容很好,但是,一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培训课程里所设的情景、环境、文化,与实际工作中的不符,而被培训者要通过一已之力去改变周边工作环境也比较困难。于是,培训的实际效果就被模糊处理了。而这个效果一模糊,培训选择的合适程度也就更无合理评价指标了。于是,管理培训陷入选择的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