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公司管理系统 | 工程企业管理系统 | OA系统 | ERP系统 | 造价咨询管理系统 | 工程设计管理系统 | 甲方项目管理系统 | 签约案例 | 客户案例 | 在线试用
X 关闭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

当前位置:工程项目OA系统 > 领域应用 > 医院管理OA系统 >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

京津冀一体化是北京医改的新起点

申请免费试用、咨询电话:400-8352-114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不仅可以提升河北等周边省市医疗服务水平,也可以缓解首都就医压力,有效解决“看病难”。

据测算,2013年北京市内三级医院外来就诊患者达3036万人次,外来就医流动人口日均70万左右。北京集中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大量外地人口进京看病就医,造成三级医院不堪重负,同时也加剧了城市人口和交通负担,北京甚至被戏称为“全国看病中心”。

北京作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高度聚集地,汇聚了全国优秀的医院及研究机构等公共服务资源,长期以来吸引大量外地病患前来就医。北京成为“全国看病中心”由来已久。据统计,2011年北京市医疗机构中就诊的外地患者超过5000万人次,2013年这个数字接近1亿人次。在三甲医院就诊的外地患者则更为集中,部分医院的占比甚至超过70%。作为全国尤其是北方的“看病中心”,北京的“看病难”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外来就医流动人口也加大了北京城市人口和环境资源的承载压力。

自2009年开始的北京深化医改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绩。北京市多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先后启动,以医药分开为核心的综合改革试点。“医药分开”改革实行取消15%药品加成,同时设置医事服务费等举措。医改以来,“看病难”和“看病贵”得到一定缓解,但来自外地患者的压力正在不断“稀释”着北京医改的成果,北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所面临的压力仍不断增加。

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与另两极相比,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这种落后状态加剧了北京的人口增长,房价高、交通堵等“大城市病”也越来越重。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北京医改需要将京津冀一体化作为新的起点,否则改革是没有出路的,也无法根本解决“看病难”问题。

京津冀医疗系统一体化不足的症状之一是,医保异地报销系统不完善。这一难题导致河北环京地区医疗资源利用率严重不足。河北燕郊距离东三环30多公里,安家燕郊而工作在京的人口超过30万。居住在此的患者往往舍近求远在北京看病,这造成燕郊某家民营三甲医院床位闲置率高达70%。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是,北京的患者在燕郊看病存在异地看病报销手续繁琐、报销周期长、报销比例偏低等诸多问题。

京津冀医疗系统一体化不足,更造成大量病患涌入北京加剧了“看病难”。根据国家卫计委研究报告,北京外来就医人员中河北省数量最多,约占23%。北京、河北医疗资源差距较大,医疗优质资源布局严重不均衡,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如何加强京津冀医疗系统一体化步伐?目前北京部分三甲医院正通过共建、技术输出、人员培养等方式,帮助河北提高医疗水平。但要解决当地人长期优质均等医疗服务的需求,最有效的办法应是建设医疗分支机构、新设合资医院。否则,京津冀医疗系统一体化很难产生实质性突破。

随着北京医改的深入展开,如何应对京津冀一体化,已经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是缓解北京各种大城市病的“药方”,而疏解首都医疗资源是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选项。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不仅可以提升河北等周边省市医疗服务水平,也可以缓解首都就医压力,有效解决“看病难”。

当然,首都医疗功能的疏解也不能单项推进,必须要与其他产业的疏解结合,与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结合。这样才能让市场对医疗机构的配置起主导作用,让新建的医疗机构具备人口集聚基础,避免医疗投资的浪费。

发布:2007-04-09 10:53    编辑:泛普软件 · xiaona    [打印此页]    [关闭]
相关文章:

泛普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其他应用

医院行业管理系统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医药管理软件 病案管理系统 药店管理系统 医院his系统 医院预约软件 住院收费管理系统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 社区医疗管理系统 门诊收费管理系统 医疗卫生软件 新农合软件 医院管理系统免费版 免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医药管理软件免费版 免费药店管理系统 医院管理系统下载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下载 医药管理软件下载 病案管理系统下载 药店管理系统下载 医院his系统下载 医疗一体化管理系统下载 新农合软件下载 药品管理系统下载

在线咨询
郑义
张悦
何云
技术咨询